教学培养科
我校召开师范类专业认证专家意见反馈会
作者:李璐        发布时间:2023-06-17        阅读量:

6月14日上午,学校在松北校区梦溪宾馆二楼报告厅召开师范类专业认证专家意见反馈会。联合认证专家组全体成员,省教育厅高教处处长孙世钧,省教育评估院项目管理员张立明,我校党委书记孙立军,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郭砾,党委副书记李庆霞,副校长臧淑英,党委常委、副校长王辉,党委常委、副校长徐国峰,党委常委、人事处处长李世彬,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三个参评学院领导班子、系主任、教研室主任、教师代表及学生代表,各学院教学院长、各专业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由联合大组长郑燕林主持。

会议现场

考查期间,专家组以深度访谈、听课看课、考查走访、查阅文卷、集体评议等方式,对我校教育技术学、美术学、体育教育3个师范类专业建设情况进行全面考查。郑燕林代表专家组充分肯定了我校师范类专业内涵建设。她表示,哈尔滨师范大学人才培养特色鲜明、引领示范作用显著。一是师范教育底色不改,高度重视认证工作;二是思政教育特色鲜明,师德养成体系健全;三是深化创新第二课堂,健全人才培养体系。哈尔滨师范大学不仅是龙江师范教育的典范,更值得推广到全国发挥示范辐射作用。郑燕林指出,学校整体推进师范类专业认证改进工作有两方面:一是学校要加强面向学院、面向专业师生的专项培训和系统培训,提升专业师生对专业认证理念与标准的认识,把专业认证的理念和标准落实到教育教学各环节。二是相应职能部门要加强专业认证评价制度应用过程与效果的监测,保障学校质量保障体系有效运行,真正地落实、落细。

评估专家组联合大组长郑燕林主持会议并反馈总体考查意见

体育教育专业认证专家组组长万炳军反馈总体考查意见

美术学专业认证专家组组长李书春反馈总体考查意见

专家组组长万炳军、李书春、郑燕林分别对体育教育、美术学、教育技术学专业的考查情况、特色优势和存在问题进行了总体反馈。专家组指出,“主线”方面,课程体系对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有效支撑还有待加强,实践教学体系化建设还有欠缺;“底线”方面,学院层面的质量评价实施细则不细、对质量保障制度执行不力、对评价结果利用实效不强。其他专家组成员分别反馈了个人意见,并提出建设性意见建议。

校党委书记孙立军表态发言

美术学院副院长赵龙表态发言

体育科学学院院长孙长良表态发言

教育科学学院院长陈云奔表态发言

美术学院教学院长赵龙、体育科学学院院长孙长良、教育科学学院院长陈云奔分别对专家组反馈意见作表态发言。学院将聚焦专家反馈问题,深刻反思,对照标准,逐一整改,抓重点、补短板、重落实。切实将“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理念贯彻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孙立军代表学校对专家组辛勤付出与精心指导表示衷心感谢并致以崇高敬意。他表示,专家组关于我校“两线”建设问题的意见和建议,全面到位、客观中肯,问题查找深、结论下得准,既实事求是、又一针见血,对专业建设具有重要指导价值。孙立军表示,一要切实抓好整改提高。学校将立即启动整改程序,认真梳理专家意见,深入剖析问题根源,科学制定整改方案和工作台账,列出问题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和时间进度表。一定把各位专家指出的问题解决到位,把各位专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落实到位,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地完成整改任务。二要不断深化教师教育改革。学校将以这次师范类专业认证为契机,以专家意见和建议为指导,聚焦“两线”,牢固树立“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认证理念,进一步优化基于产出的卓越教师培养体系,切实提高师范生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引领和服务龙江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三要全面提高专业建设水平。针对专业认证中反映出的问题及专家意见和建议,主动适应新时期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新要求,依据“一践行、三学会”的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导向,进一步加强师德养成教育的课程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各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管理制度及运行机制;从学校、院系和基层教学组织三个层面协同构建教师教学能力建设体系,推动课程体系科学优化、课程矩阵合理支撑,严格落实课程审核制度;进一步强化基层教学组织作用,保障课堂教学规范、课程考核评价等制度有效落实、落细、落到位,促进人才培养目标有效达成。

省教育厅高教处处长孙世钧讲话

会上,孙世钧肯定了我校多年坚守师范教育取得的成绩,为龙江地区、国家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学校要以问题为导向,正视分析问题,形成问题清单,明确改进举措,逐条整改落实,以此指导学校整体专业建设,形成持续改进的长效机制。孙世钧强调,省教育厅已启动省属本科高校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对学校学科专业建设提出三点要求:一要加强顶层规划落实,切实推进学科专业布局结构的调整优化。二要抓好培养关键环节,进一步深化学科专业内涵建设。三要突出特色人才培养优势,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学校要科学定位、谋篇布局、凝炼方向、练好内功、创新发展,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加快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在服务国家和区域重大需求中发挥学科专业作用、实现大学价值。

教育部师范类专业认证专家意见反馈会现场